DB32∕T 4840-2024 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江苏省)

ID

430E55A19ED04CFCB3AC40CA2346239D

文件大小(MB)

0.47

页数:

8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7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中国标准出版社出 版,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 spawn,production,2024-09-12 发布2024-10-12 实施,CCS B 29,DB32/T 4840—2024,ICS 65.020.20,DB32/T 4840—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丹阳市园艺推广站、镇江市标准,化研究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辉平、姜雅、张凯、曲绍轩、姜建新、曹娟、束霖平、张丹凤、王琳、顾梦婷,Ⅰ,DB32/T 4840—2024,大球盖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菌种生产的基本要求,母种,原种,栽培种,记录,与留样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大球盖菇菌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 528 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基本要求,技术人员、场地选择、厂房设置和布局、设备设施、使用品种和种源应符合NY/T 528 的规定,5 母种,5.1 容器,宜使用18 mm×180 mm 或20 mm×200 mm 玻璃试管,5.2 培养基,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马铃薯200 g(浸出汁),葡萄糖20 g,琼脂20 g,水1 000 mL,pH,自然,5.3 配置灭菌,培养基分装量不超过试管容量1/4,121 ℃灭菌30 min,5.4 冷却,灭菌结束后温度降至65 ℃±5 ℃时,在洁净的环境中摆斜面,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2/3。斜,面凝固后,按NY/T 528 的规定进行试管灭菌效果检验,1,DB32/T 4840—2024,5.5 接种培养,按NY/T 528 的规定执行,做好标记。接种后试管置于23 ℃~25 ℃下避光培养,待菌丝长满斜面,2/3 以上,6 原种,6.1 固体原种,6.1.1 容器,符合NY/T 528 的规定,塑料制品符合GB 4806.7 的规定,6.1.2 培养料,宜使用但不限于以下配方:,a) 谷粒98%,碳酸钙2%,含水量60%~62%;,b) 木屑78%,麸皮20%,碳酸钙2%,含水量60%~62%,6.1.3 配制灭菌,按NY/T 528 的规定配制后分装入原种瓶(袋),121 ℃~123 ℃灭菌2 h,6.1.4 接种培养,料温冷却至26 ℃以下,按NY/T 528 的规定接种,做好标记。接种后置于培养室,23 ℃~25 ℃遮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5%,当菌丝长满瓶(袋)时结束培养。培养,期间按NY/T 528 要求定期检查,6.1.5 质量检验,培养完成后对菌种进行质量检验,检查要求应符合附录A 的规定,6.2 液体原种,6.2.1 摇瓶液体原种,6.2.1.1 培养基,马铃薯200 g(浸出液)、稻壳100 g(浸出液)、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0.5 g、加水至,1 000 mL,pH 自然,6.2.1.2 配制灭菌,马铃薯和稻壳煮汁过滤后,加入葡萄糖、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加水至1 000 mL 搅拌均匀,装入摇瓶,装液量不超过摇瓶容量的2/5。装好的摇瓶放入高压灭菌锅内灭菌,121 ℃下灭菌30 min,6.2.1.3 接种培养,培养基温度降至26 ℃以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程序,将母种块切割成3 mm~5 mm 颗粒,接入待接,种摇瓶培养基内,每100 mL 液体培养基接种10 粒。接种后在25 ℃环境下静置培养2 d,待接入的菌种,块萌发出白色菌丝体后,置于振荡培养箱,25 ℃下150 r/min 振荡培养5 d~7 d,2,DB32/T 4840—2024,6.2.1.4 质量检验,培养完成后对菌种进行质量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6.2.2 发酵罐液体原种,6.2.2.1 培养基,参考配方:按照每1 000 mL 水加入玉米粉7.5 g、黄豆粉5 g、葡萄糖20 g、蛋白胨2 g、磷酸二氢钾,1 g、硫酸镁0.5 g 比例配制,6.2.2.2 配制灭菌,原料搅拌均匀,不应有结块,转入发酵罐内,装液量不超过罐体容量的70%,加入0.03% 消泡剂,121 ℃ 灭菌90 min。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 的规定,6.2.2.3 接种培养,培养基温度降至26 ℃以下,维持罐体压力在0.03 MPa,快速接入摇瓶菌种。接种量为罐内培养基,总体积的0.1%~0.2%。维持罐体压力在0.03 MPa,温度25 ℃,搅拌状态下培养7 d~10 d,6.2.2.4 质量检验,培养完成后对菌种进行质量检验,检验要求应符合附录B 的规定,7 栽培种,7.1 容器,应符合NY/T 528 的规定。宜使用17 cm×35 cm×0.005 cm 规格的……

……